昨天看到某媒體統整出今年金曲獎紅毯的前幾帥美榜,同時他們也做了N G名單,本來我很好奇這部分會寫些什麼,但看到他們選的NG名單都是相對非主流的藝人,頓時關掉網頁,覺得有點生氣。
我相信業內的人都知道「紅毯」是怎麼回事,經常在看三金的人一定多少也都明白,那就是品牌間爭取大牌明星協助曝光的一場角力,這無可厚非,站在商業考量本就是如此。但因為音樂、影視產業也是藝術的一種,所以我們都會期待這之中可以有更多跳脫純商業模式的合作,可以不要那麼在乎名氣,而是著重在「風格」,讓人看到更多精彩的火花。像CHANEL在9m88名氣還沒像現在這樣的時候就開始跟她合作、GUCCI長期對黃宣的支持,還有一些品牌是業界出名的佛心、好借,對很多不是巨星的人願意伸出援手,都是台灣品牌相關人員的努力成果。另外也有一些偏好跟藝術家、藝文類人士合作的牌子,這又是另一回事。
有些品牌不是不願意這麼幫忙,而是很多時候受制於人,比如提出的人選過不了香港、中國或是歐美總部的決策者那關,那就免談。另外還須考量到藝人造型師的能力和人脈,這也都是資源戰。
所以我為什麼說看了那種報導有點生氣?因為如果你明知道背後的原因是如同我所說的這樣,那麼對於沒有資源、目前名氣尚未到達某種世俗高度的藝人,怎麼還會把人家放在NG名單裡?這完全是不公平的比賽,很沒有意義。而且讓人忍不住猜想,是否也因為他們穿的不是有廣告預算的品牌,所以拿他們開刀無所謂?
評論紅毯當然可以,但觀眾也都不是笨蛋,評論的客觀與否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得出來,能夠分辨是因為真心覺得好看而寫,或是只是因為衝著巨星的人氣、品牌名氣而來。媒體要經營好關係,大家體諒,但如果是欺負沒有資源的人,真的不必喔!
只好用美麗的曼玉來洗滌心靈,我根本不記得她穿什麼品牌,只記得這套就是仙女下凡。